科技的翻轉,讓博物館參觀民眾有了自主權,能夠自己創作、自己策展。而在參觀展覽之前,也有更多的工具和管道,可以事先規劃自己的參觀動線、想看的展品。科技,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博物館的一份子!
今年 3 月,杜拜宣布打造一個耗資 1.36 億美元,預計建於世界最高摩天大樓哈里發塔(Burj Khalifa)附近的橢圓環形「未來博物館」(Museum of the Future),貫徹其創新精神。博物館預計在 2017 年正式對外開放,其屆時將同時扮演博物館、研究實驗室兩種角色。

阿聯大公國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邦長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為此還在他的推特上發文表示,未來博物館將提供一個讓人測試創造性思維,並把商業點子結合資金,實驗商品原型、服務原型的場域。

而在這個未來博物館開門之前,我們不妨透過 Google 的「虛擬博物館」、Cooper Hewitt 設計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案例,想像一下十幾年後的博物館可能的發展和模樣。

科技,讓展品打破物理限制的藩籬

藝術作品之所以珍貴,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創作本身具有被保存的價值,但其實際上保存並不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位於紐約的 Cooper Hewitt 設計博物館,近年致力於透過 API 的串接,讓館藏資料、參觀者數據、售票資料庫完成數位化整合的主因。這意味著,在網路上,任一展品、設計師、國家、年代,甚至顏色都會有一個網址在網路上。

而這些永久連結網址的重要性,對館方來說,除了是另一種保存展品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擴散效益也遠大於傳統的方式。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從現在起,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打算相互分享某個展品,至少不會被這件物品實際的質量與重量所限制住。一旦館藏被數位化,即使參觀民眾離館,他們依舊能夠持續得在網路上分享展品的照片,並進行討論。

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保存技術的演進,博物館在展品上的典藏,未來將可能變得更加省時省力,甚至連展品保存的形式也可能變得更加多元。想像一下,再過個幾年,除了影像、聲音,博物館的展品如果連觸感和味道都能被保存,那麼,「藝術」是不是更容易讓人無法忘懷?

科技,把看展主導權交回民眾手上

2011 年,Google 開始將街景車開進各大博物館,造就了 Google Art Project 線上虛擬博物館的開張,讓大家不出門也能夠參觀展覽、賞名畫。目前,Google 已收藏了來自全世界 700 個機構提供,超過 600 萬件文物和藝術創作。

這項「虛擬博物館」的概念類似 Google 地圖的 360 度街景,結合樓層平面圖和相關位置資訊,透過超高畫質像素(gigapixel)的技術拍攝,完整為用戶呈現出各地博物館的外貌和內部藏物,而其中某些特定的藝術品和畫作還可以讓人近距離觀察到藝術家的筆觸與厚度,創造參觀民眾身歷其境的逼真感,也讓各家博物館的珍貴館藏,有更多被人接觸、欣賞的機會。

英國作家 Aldous Huxley 曾說,「知道得愈多,看到得愈多」。而透過 Google 虛擬博物館,民眾將有更多機會能夠接觸到平時難以接觸的藝術創作,誘發他們進一步了解該展品誕生的脈絡歷史、保存意義,可謂真正帶起民眾學習藝術的動機,這就是虛擬博物館所創造出的教育意義。

不僅如此,民眾也可以在參觀實際的展覽前,先行透過「虛擬博物館」做功課,掌握有興趣的展品的地理位置、背景資料等。

最後,如果未來 Google Art Project 還結合其強大的搜尋引擎和 YouTube 平台,提供更多有關其旗下所收錄的展品的專業解釋、藝術評論,或 YouTube 影片,其所肩負的教育性將更加不可言喻。

科技,讓參觀體驗更趨個人化

對博物館來說,有關參觀民眾的研究領域,也因為在科技的協助之下,變得更加快速方便。

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來說,他們為了更加了解參觀民眾到底都在關注什麼、喜歡什麼,更偏好看到哪種展品,在去年開始參觀者連結館內提供的 WIFI 時,必須鍵入 email。同時,他們也嘗試在展場四處安裝數位 Becaon,即時傳送參觀民眾鄰近作品的詳細資訊,於此同時,也一邊記錄民眾在館內的行為軌跡,包括在哪幅畫前駐足最久、在紀念品店買了什麼等。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數位長 Sree Sreenivasan 表示,他們之所以這麼做都是為了帶給參觀者更個人化的參觀體驗,提供參觀民眾他們當前最需要的作品資訊、獲得相關有興趣畫冊的優惠券等,甚至作為日後策展的參考依據。

另一頭的 Nelson-Atkins 美術館也正在做同樣的努力。美術館執行長 Julián Zugazagoitia 表示,站在館方的立場,他們主要希望能透過科技,以及大數據的分析,更加了解民眾如何和展品進行互動,又或者為什麼某些他們覺得很棒的展品,卻總是被參觀民眾繞過忽略。

當然,參觀民眾在畫作前看了多久,也是 Nelson-Atkins 美術館會關心的一件事,因為它是博物館作為動線設計參考很好的指標,不過民眾駐足時間的長短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

科技,讓民眾實際參與創作

今年 8 月,大英博物館透過虛擬實境帶領參觀民眾回到青銅器時代,讓民眾不僅透過古文物了解歷史,更能利用虛擬實境頭盔、平板和 3D 投影,穿越時空,實際來到古文物被運用的場景,了解其被發明與運用的歷史脈絡。

大英博物館當時主要針對青銅器時代的兩個純金手環,以及一把從未被使用過的短刀,進行虛擬實境的建構,活動推出以後,成功吸引許多年輕人前往體驗。

大英博物館資深策展人 Jill Cook 甚至提到,他想像中未來的所有博物館,手機都將成為博物館的虛擬實境導覽工具,能根據參觀民眾的所在位置,指引他們到他們有興趣的展品面前。

另外,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也早在 6 月就開始使用虛擬實境技術,讓參觀《The First Life 》展覽的民眾,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體驗在海底下生活的生物其所見所聞,結果展覽大受歡迎。

而除了虛擬實境備受矚目,Cooper Hewitt 設計博物館則在自家館內設置「數位互動創作室」,提供參觀民眾現場創作的空間。

在創作室中,館方特別設置了一個像是放大版 iPad 的大螢幕觸控桌,只要參觀民眾在上頭自由創作,螢幕就會同時幫你比對出與你作品外型相似的館藏,讓人可以一邊在享受創作樂趣的同時,也更加了解 Cooper Hewitt 館內的藝術品。

過往,大家所認知的博物館,無論是搜羅各式古文物、保存大師的畫作,還是維護過去工業發展的歷史軌跡等,一切都與「保存過去」脫離不了關係;但如今在科技的加入之後,博物館扮演的角色將從過往著重的帶領民眾回到過去,轉變為預先掌握民眾喜好,並以此進行策展的「預知未來」角色,也許屆時連你我的作品,都將有機會成為展覽當中重要的元素。

行文至此,我們看見了博物館的角色正在轉變——回到過去固然重要,但如何迎向未來,又何嘗不是一件重要且令人期待的事!

本文作者為 1830採訪團隊/Inside Lisa。原文刊載於1830網站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rubyc8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